今天是: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审核评估应用进行时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一)

发布日期:2025-04-14    作者:     来源:     点击:
undefined

审核评估应知应会

1.什么是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2021 年 1 月 21 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启动了“新一轮审核评估”。新一轮审核评估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上轮审核评估的延续、改进与升级。相对于 2013-2018 年组织实施的上一轮审核评估而言。于2021 年 1 月 21 日启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年)》。

审核评估应知应会

2.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新”体现在哪方面?  

一是评估导向的变化。强调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是评估内涵的变化。变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突出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

三是评估类型的变化。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供“两类四种评估指标体系”供高校自主选择。

四是评估方法的变化。采取线上与入校“一体化”评估、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当好“医生”和“教练”,既为学校诊断把脉,又突出评估为学校服务。

五是评估功能的变化。突出评估的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评估结果供“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科评估共享使用,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精准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审核评估应知应会

3.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目标是什么?

一根本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两突出: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有关要求,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

三强化 :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五个度 :注重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师资和条件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审核评估应知应会

4.新 一 轮 本 科 教 育 教 学 审 核 评 估 的 “ 五 个 坚 持 ” 是 什么?

“五个坚持”是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二是坚持落实教育“四个服务”和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

三是坚持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引导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五是坚持构建大学质量文化,引导学校建立健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审核评估应知应会

5.新 一 轮 审 核 评 估 方 案 对 推 动 本 科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有 什么作用?

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始终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主线不动摇,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协同性综合改革,形成全局性改革成果。

一是坚持以评估思想理念引导改革。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全面对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先进理念,将其作为引领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刻苦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强调教育产出质量,以质量保障机制和能力为评估重点,促进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

二是坚持以评估要点指标推动改革。坚持对标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要求,加强对思政教育、本科地位、学生发展、卓越教学双创教育等方面的审核,衔接“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引领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创新,让教学改革“动起来”,推进高校在体制机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改革新进展,实现改革新突破。

三是坚持以评估整改促进改革。增设审核评估问题清单,特别针对全面排查出的本科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及主要问题,采取“台帐销号”方式一抓到底。实行限期整改,落实督查督办和问责制度,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和关键办学指标进行督导复查,持续追踪整改进展,促进学校增强问题意识和整改意识,扎实解决学校存在的影响本科教育教学主要问题。

审核评估应知应会


6.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1)坚持立德树人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的评估体系,加强学校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审核,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2)坚持推进改革。紧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线,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实现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3)坚持分类指导。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实施分类评价、精准评价,引导和激励高校各展所长、特色发展。

4)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清单”,严把高校正确办学方向,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底线要求,提出改进发展意见,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推动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培育践行高校质量文化。

(5)坚持方法创新。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挖掘常态监测数据,采取线上与入校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明察与暗访结合等方式,切实减轻高校负担,提高工作实效。

初审初校 | 韩天圣

复审复校 | 姜海鹏

终审终校 | 金日明

排版编辑 | 毛希铭

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