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概况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风采 >> 正文

桐花绽砚,清风拂尘,细雨润清明

发布日期:2025-04-04    作者:     来源:     点击:

undefined

undefined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第5个节气。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每年公历4月4 - 6日交节 。清明节气,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在自然层面,它意味着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前后,气温回暖显著,降雨也逐渐增多,雨量恰到好处,滋养着大地万物。

进入清明节气,中国北方地区春回大地,寒意褪去,处处焕发新生;南方更是草长莺飞,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盛春景象。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愈发靠近赤道,北半球的日照时长和强度持续攀升。海洋的暖湿气流愈发活跃,与北方冷空气频繁交汇,为降雨创造了有利条件。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冷暖空气的激烈交锋,致使气温波动频繁。有时暖阳高照,暖意融融;有时又冷风骤起,乍暖还寒 ,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独有的韵律。















桐始华

此时白桐花盛开,清明时节的阳气更加充足,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适宜的环境使得桐花应时而开,给大地增添了一抹淡雅的色彩。

田鼠化为鹌

这里是古人观察到的一种现象,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而鹌鹑之类的小鸟则开始活跃在田间地头。古人不了解其中缘由,便以为是田鼠变成了鹌鹑。

虹始见

清明时节降雨增多,雨后的空气中水汽充足,在阳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下,常常会出现彩虹。彩虹的出现,为清明时节的天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习俗

清明

undefined

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代人会在这一天前往先人的墓地,进行打扫、除草、修坟,以及献上祭品,如食物、纸钱等,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仰。这个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美德。

undefined

踏青,即春游,是清明时节的一大特色。人们会趁着春光明媚的天气,走出户外,游赏自然美景,享受春天的气息。古代的文人墨客还会借此机会吟诗作画,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undefined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人们会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愿望或是祈福的话语,希望随着风筝飞往高空,祈愿能够得到实现。古代有“断纸鸢”(放飞风筝后剪断线让其飘走)的习俗,寓意着消灾祛病,带走晦气。

undefined

在古代,清明时节插柳也是一种常见的习俗。人们会在门前或房屋周围插上嫩绿的柳枝,以求避邪保平安。柳树因为生命力旺盛,有“折而不断”的特性,被认为具有辟邪的作用。

undefined

荡秋千是古代清明节的传统游戏之一,尤其受到妇女和儿童的喜爱。这项活动不仅能增加节日的欢乐氛围,还被认为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undefined

清明节期间,古代人还会食用一些应时的节令食品,如青团、艾粑粑等,这些食品一般都以时令绿色植物为原料,既美味又富有象征意义。

诗歌鉴赏

清明

undefined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undefined

《清明日对酒》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undefined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undefined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undefined

柳丝垂碧 细雨润英

碑前寄意 心香遥祭故亲灵

undefined

转自 | 沈航设计艺术学院

编辑 | 吕冰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