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概况

学院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风采 >> 正文

“时代新人,红色筑梦”|应用技术学院2025年暑假实践活动风采展示② ​

发布日期:2025-08-17    作者:     来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公众号    点击:
undefined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成长成才,应用技术学院迅速响应,积极筹备。本次活动旨在为青年学子搭建触摸历史、感悟精神的重要平台。

抗美援朝及爱国主义教育展馆

  该馆占地200平,藏品千余件。由17岁首批入朝作战的94岁老兵孙德山依靠捡废品、种地,历时十年建成。

undefined
undefined

追溯红色记忆 —“打捞岁月回响,筑牢信仰基石”

团队名称:“峥嵘岁月忆:孙德山抗美援朝亲历记”实践团

团队负责人:郑宏源

团队成员:徐昊、栾涵、胡学岩、时天浩、姜权圃

指导教师:吴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2025年7月9日,实践团在辅导员吴影的陪伴下前往抗美援朝及爱国主义教育展馆,围绕聆听英雄故事,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活动现场。

undefined

01 初见英雄:耄耋老人的家国情怀

94岁的孙爷爷腰板挺直,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我们为他戴上红领巾,献上鲜花和红领巾在握手时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02 走进纪念馆:一件展品一段历史

在孙爷爷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这座倾注了他全部心血的纪念馆。20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里,1000余件展品静静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

undefined

参观过程中,孙爷爷不时停下来,用颤抖的手抚摸展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墙上的抗美援朝战争态势图仿佛和孙爷爷一起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的战况有多惨烈。

undefined

03 聆听故事:烽火岁月的生死记忆

"跨过鸭绿江时,没人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讲述战斗经历时,孙爷爷数次哽咽。最令他痛心的是看着16岁的小战友牺牲在战场上。讲到战友牺牲时,孙爷爷几度哽咽:"最难受的是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他们最小的才16岁啊!"

undefined

04 赤子之心:十年捡废品建纪念馆

2009年,80岁的孙爷爷决定自建纪念馆。没有资金就捡废品,没有展品就四处寻找,十年间投入全部积蓄近10万元。"总得有人记住这些事",老人朴实的话语令人动容。

05 青春对话:老战士寄语新时代青年

"现在的年轻人要记住历史",孙爷爷寄语我们:"抗美援朝精神就是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临别时,我们将亲手绘制的画作送给老人,诉说着对英雄的敬意。

undefined
undefined

06 传承使命:我们的感悟与行动

青春感言:

辅导员

老人用毕生心血建起的纪念馆里,泛黄照片和旧军帽诉说着往事。当同学们触摸这些遗物时,哽咽道:"和我们同龄的战士,再没看到今天的朝阳..."老人用坚守告诉我们:英雄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简陋的纪念馆让我们触摸到历史温度,懂得和平珍贵。临别时,同学们自发鞠躬——精神的火炬已传递,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传承这份赤诚,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闪耀。

退役士兵

当老人说到'当年没有好衣服穿'时,我哽咽了。我们如今,单单常服每年就按季节颜色分了好多套。我想我们该明白:穿什么样的衣服不重要,为什么而穿才重要。

学生

去之前我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社会实践,但孙爷爷用他布满老茧的手给我上了最震撼的一课。作为00后,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完全体会那个年代的艰辛,但至少可以做到:接过这份期盼,记住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

undefined
undefined

结语:

这座由老兵用十年捡废品建起的纪念馆,收藏着历史的记忆,更闪耀着不朽的精神光芒。馆内珍贵的实物展品、感人的战斗故事,生动再现了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壮烈征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革命先辈不畏强敌、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英雄不老,精神永存!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奋勇前进!

特别鸣谢:孙德山爷爷及其家人、沈阳市浑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初审初校 | 韩天圣

复审复校 | 姜海鹏

终审终校 | 辛   斌

排版编辑 | 于  野

undefined